今年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成为各界关注的热词。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那么,如何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如何服务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带着这些问题,《中国高等教育》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
《中国高等教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您怎么认识新质生产力?
张平文:新质生产力是今年两会期间一个热词,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从2023年9月到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并系统阐述新质生产力科学内涵、现实意义和方法路径。概括起来主要有: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我们更加精准理解、科学把握和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的前两条都跟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对其内容的深入把握也有助于认识新质生产力。第一条是“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包括多个方面,一是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二是培养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绿色、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数字化、智能化这些生产要素技术加入进来,新质生产力体现在新的产业体系中。新能源汽车就是传统汽车产业的优化升级,是新质生产力的一个典型案例。中国一些地方和行业早在30年前就开始布局新能源,使得中国的汽车领域由此前燃油车时代的苦苦追赶实现了新能源时代的弯道超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了“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体现在产业体系中,与创新、高质量、绿色发展形成一个大融合,它是全生产要素的融合,包括新技术、大数据、绿色发展等。第二条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集中部署和系统谋划,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用更大篇幅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这无疑将会为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权威表述,有助于我们厘清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作为教育界的政协委员,对于中央的这一重大战略和系统部署,我感到无比振奋,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中国高等教育》:您怎么看待教育和新质生产力的关系?
张平文:新质生产力首先跟科技密切相关,要创新就需要人才,人才要靠教育来培养,所以,教育、科技、人才这三者跟新质生产力紧密联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支撑。今年教育界的一件大事是要召开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发布教育强国规划纲要。首先,到2035年中国要建成教育强国,是“建成”而不是“建设”,二者有重大区别,即在本世纪中叶提前15年建成教育强国,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基础性作用。那么,该怎么理解“教育强国”?我认为,一是在教育方面,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二是通过教育来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因为只有教育强了,全民的综合素质才会提高,而各类人才也需要通过高水平的教育来培养。国家只有拥有了大量的优质人才,才可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也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并最终体现在产业体系中。产业体系强了,我们国家才可能建成经济强国、军事强国、金融强国等。这背后的逻辑链条非常清晰,因此建设教育强国是基础。
那么,教育强国该怎么建?
对大学来说,人才培养是第一使命,没有之一。对于武汉大学这类高校来说,拔尖创新人才和国家急需人才的培养是并重的。因为人才培养的周期很长,而我们国家有一些领域又急需突破,高校特别是龙头高校要在这些领域快速地为国家培养所需人才。从学科角度来说,拔尖创新人才和国家急需人才是有区别的,对基础学科来说,主要培养的是拔尖创新人才;一些偏应用、偏工程的学科,更重要的是培养当前国家急需的人才。这两项工作要结合好,这是我们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但在科技方面还只是生力军,企业才是创新的主体。所以大学也应该跟企业紧密结合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国家急需的人才。
《中国高等教育》:当前,在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上,还存在哪些卡点,需要高校着力去解决?
张平文: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且涉及多个领域和方面,我先就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的卡点谈些认识。一是如何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今年两会,我的提案是关于构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即如何把拔尖的好苗子选出来。目前,通过竞赛保送、专项人才计划等方式,部分学校还有少年班,都是在做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但这类选拔量很小,在执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当前,我国人才选拔模式主要是通过高考,其公平、公正和效率都毋庸置疑,但“全科式”选才模式相对单一,有针对性的选拔机制建设还不足。因此,我这次的提案就建议在保持高考招生稳定的前提下,探索构建更加多元化的选拔通道。管好用好学科竞赛等选拔方式,进一步规范竞赛结果运用。要赋予有条件的“双一流”高校更大自主权,加大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超常规选鉴。二是要警惕人才选拔方式被异化。我建议广大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要给他们更多选择,不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允许孩子们走不同的成才道路。三是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实际上最难的是环境建设,包括社会环境、培养环境等。拔尖创新人才未来是要坐冷板凳的,真正能成功的比例远没有人们期待的高。因此,全社会要为拔尖创新人才营造一个安心做学问的环境。
当前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我认为教育评价改革难度最大,比如基础性学科、应用性学科,差别就很大。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也会碰到很多卡点。随着“破五唯”的深入实施,很多高校对教师的评价已经有了很大改进,我们一直强调在评价过程中要实现科学评价,尊重学科的差异性,但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如何进行不同学科不同评价标准分类,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目前,教育评价改革的主体方向是小同行评价,这是国际惯例,我认为有其合理性,但它又很难评价有组织的科研,所以小同行评价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没有一个评价体系能解决所有问题,每所高校只能找到适合自己学校发展阶段的评价方式,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它可能也得不断变化,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最好的评价方式。
《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第一使命,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急需的人才,在优化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您有什么具体建议?
张平文: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日新月异,对整个教育界有深刻影响。有一些专业太传统,不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就业就会出现很大问题。因此,大学要顺应信息技术革命及时更新观念,做好学科和专业调整,这一点非常重要。同时,要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如果学生不得不选择一些不喜欢的专业,是对人才的浪费。此外,关于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学位研究生教育,二者定位不同。教育部已要求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开,要有不同的培养模式。专业学位研究生要和企业一起培养,因此要对企业有吸引力,让他们愿意花时间和金钱参与这类人才培养项目。企业的导师和学校的导师想法可能不一样,学校导师更多考虑的是做好的研究,发好的论文,企业导师更多考虑的是做出一个产品,二者有时差别很大。我建议,学校的教师可以给专业学位的学生一些基础的科研训练,但他要到企业里真正把产品做出来进行迭代,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还能发文章当然最好。这是一种理想状态,需要不断摸索,需要企业导师和学术导师高度融合,只有这样新质生产力才能更好服务于产业体系。
《中国高等教育》:围绕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推进颠覆性关键性技术的突破,从而服务于科技创新,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您认为高校可以从哪些方面重点发力?
张平文: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校使命责任重大。但不同类型的高校的发力点可能不一样。比如,综合性大学与工科性大学做法肯定不一样,而且有不同的组织模式方式,这都需要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之,基础学科要尊重其规律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用型学科要以国家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目标,开展有组织科研,真正去解决一些“卡脖子”问题。当前高校开展有组织科研,首先要解决需求的问题,其次要解决团队问题,最后还要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文章来源:《中国高等教育》-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万玉凤 杨国营)
作者:万玉凤 杨国营